翻页   夜间
果蔬小说网 > 穿越大明迟到,竟成大明战神 > 第331章行政规模
 
阿拉干等地。
唐国在这里建造有诸多防御设施,还有重兵把守在这里。
并且,地形优势非常不利于大军进攻。
不少山脉和山林,难以轻松跨越。
谷志诚领着大军过来后,就知道想要杀穿唐军的防线,必不会是轻松的事情。
“这唐国放弃整个南洋,就想要守住最后的领土。若是我们继续的话,他们或许就会跟我们拼命。如今,内阁给出来的底线已经完成,不应继续出兵。”
会议上,有将军就站出来希望就此撤军。
南洋尽在大明之手,唐国偏安天竺,明军想要进攻也是非常不容易。
“汇报内阁,询问后续作战计划。”
谷志诚倒是没有坚持,一意孤行做出来什么决定,选择将事情推给内阁。
而且,谷志诚心中也不愿意继续进攻。
在进攻新长安的时候,唐军就表现出来非常顽强的特性。
防守上,唐国绝对是有一手。
进攻新长安,明军就损失不少。
再继续进攻天竺,指不定就会蒙受更大的损失。
而且,诸多物资有些后继无力。
就算是想要继续进攻,也需要京城调配更多的战争物资。
不然,可无法继续战斗。
明军就在边境驻守,没有主动进攻的意思。
可唐军丝毫没有松懈,一直就紧盯着明军的动向。
接连几日,明军依旧没有动作,一样未曾放松警惕。
当然,唐国不会知道谷志诚只是在等候内阁的消息。
从阿拉干到京城,就算是走水路需要耗费的时间,也需要数月时间。
若是走陆路的话,耗费的时间还会更长。
所以,谷志诚就让明军在南洋清缴匪患和海盗。
静等内阁有新的消息送过来。
消息送到京城的时候,都已经是两个多月之后。
清扫东洋的明军,也在陆续返回。
朱祁镇则还在东洋的京都继续游玩,享受大好生活。
修行有本体,国事有内阁,打仗有军机处。
可以说,朱祁镇分身完全就可以肆意玩乐。
消息送到内阁的时候,一天不到就商议出来结果,呈递给朱祁镇过目。
内阁的意见很简单,不继续进攻。
新式火炮紧缺,东洋和西域都经历一场大战。
目前东洋和西域暂时结束。
西域本来是准备追击帖木儿帝国到本土,却是半途结束。
帖木儿帝国跑得快是一方面,更重要是新式火炮经不起消耗。
新式火炮的改进和扩大生产,早就被朱祁镇提上日程。
可制造物品,不是虚空造物,总归需要时间。
“稍微修养一段时间,也是不错的选择。”
朱祁镇对内阁的提议,并没有做出来反对意见。
“随着领土越来越大,倒是出现一些问题啊!诸多偏远的地方,越发难以控制。先前,大肆修建道路,新品种的马匹让交通速度加快。可现在,似乎是再一次触碰到瓶颈。”
朱祁镇叹息一声,心中就陷入沉思。
“古代王朝,多数核心统治就汉地十八省那么多,其他地方就进行羁縻统治,不是朝廷不愿意统治那么大的地区。实在是,天皇皇帝远,一旦距离远了,出了什么事情的话,很难及时处理。”
朱祁镇心中暗自分析的时候,也明白一点。
大明若是不能今早解决这个问题,后续指不定就会弄出来什么麻烦。
谁知道天高皇帝远的地方,会不会有人“高筑墙、广积粮、缓称王”呢?
并且,地方官员得不到监督,腐败就是必然。
权力就是这样,丧失监督就会是钻出笼子的猛虎,必然会择人而噬。
“或者说,采取古代王朝的手段,建立都护府或者是宣慰司之类的机构吗?”
朱祁镇心中冒出来一些想法。
可随即,朱祁镇就觉得有些不太行。
“如此一种统治,就是针对不是汉人聚集地区的羁縻统治,不适合现在的大明。”
一时间,朱祁镇开始有些怀念那些电台等远距离通讯的手段。
若是有那么一些东西的话,行政效率必然会得到极大的提升。
距离可能就不是问题,也不会说出现什么‘天高皇帝远’的情况。
只不过,事情顶多就是想一想,绝对没有发生的可能性。
科技的发展,遵循客观规律,一蹴而就不现实。
就算是其他势力,也未必能在短时间内就获取到此等技术。
“看样子,最好的选择就是放权,分化出来一方小内阁去进行管理。”
朱祁镇思前想后,还是只能无奈做出来选择。
“也难怪那些国家会选择殖民的策略,不是不想要进行扩张,直接纳入到统治范围,实在是科技水平限制啊!”
在感慨一番后,朱祁镇就开始计划后续大明的道路。
既然有大概的死路,朱祁镇索性就将问题送到内阁,让他们给出来一个主意。
朱祁镇是不在乎分润手中的权力,所以就毫无顾忌的愿意将事情告诉给内阁,让他们去思考。
“现在,其他势力人数比较多,一些还拥有远距离交流的手段,他们完全几可以弄出来多都城制,进行区块划分管理。可惜,大明就做不到这样一点。偌大的大明,也就只有我。”
朱祁镇自言自语说着,不免就想到许东等人。
让他们帮助大明管理地方?
绝无可能。
现在,他们忙碌着大明商行的事物,看起来是没有其他的野心。
可野心这个东西,本就不是一下子就冒出来,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就会诞生出来野心。
与当前世界的土著相比,朱祁镇更愿意相信于谦等当前世界的土著,而不是许东等人。
他们顶多就是利用,不值得去信任。
……
随着大明战事结束,新的利益分配就开始。
广袤的南洋,有无数的好处等着去发掘。
海上商路的开拓,更是让从事海上贸易的团体,获取到更大的利润。
先前,大明与西方商人进行贸易,难免会遭到唐国的钳制。
现在,海域彻底被大明管辖。
马六甲海峡这样的咽喉要道,已经是大明的领海。
海上贸易的兴盛,让一方利益集团做大。
一直于海贸处于竞争关系的陆地贸易集团,多少几有些不乐意。
他们一样需要攫取更大的利润。
因此,战火的停歇,不是利益纠葛的停歇。
内阁比以往更加热闹。
作为内阁常客的谷志诚,早就预料到战争之后,必然就会涉及到利益分配的事情。
所以,主动请命带着大军留守在南洋。
等什么时候,大明着手来进行管理,再选择返回京城。
远离事件的漩涡,保证自身安宁。
将军就是将军,只管打仗的事情。
谷志诚有时候,就是有这样的想法,才不会去理会那么一些事情。
就在暖阁内,诸多内阁大臣争吵几天时间,依旧未能定下来计划。
以前,内阁还是读书人争吵。
那多少是有些雅量,顶多就是一些阴阳怪气的话语。
做事还是比较克制,拳脚冲突很少。
随着内阁成分逐渐复杂,全武行不是没有发生过。
利益分配,永远都不可能做到所有人都满意。
总会有一方选择妥协,才能继续下去。
不妥协的话,可能就如南北战争一样。
好在,内阁上面还有朱祁镇。
再怎么闹,都不会太过分。
“诸位大人,这是陛下送来的折子,希望你们就这个事情好好商议一下。”
朱祁镇送来的折子,那优先级不是一般高。
还在商议的内阁大臣,只能暂时停歇,去看看到底是什么事情。
“这……”
众多内阁大臣在看完折子,多少是有些不敢说话。
互相对视一眼后,却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。
折子上的内容倒是不复杂。
为更好的管理地方,朱祁镇让大臣们参考都护和州牧制度,弄出来一套适合大明管理偏远区域的制度。
如此操作,绝对是让内阁大臣犯愁。
一些人甚至于在想,这会不会是朱祁镇对内阁的一次试探。
若是,他们弄出来的制度,就是地方设立州牧一般的存在。
皇帝会不会就认为他们已然形成世家大族一般的利益集团,就是希望借此机会,获取更大的机会。
再现昔日大汉末年的诸侯并起。
可皇帝没有这样的想法,又如何能思考出来一套地方管理制度呢?
既然问题丢给内阁,那就必然是需要思考出来一套行之有效且没有答问题的方案。
原本,还在为东洋和南洋利益争吵的众人,瞬间就沉寂下来,没有一人再开口说话。
在沉默一段时间之后,他们还是需要为此进行讨论。
与最开始的暴躁相比,就显得非常柔和。
好像是聊家常一样。
你一句,我一句。
根本就看不到反驳,与斥责。
就是在不断说自己的看法,具体怎么做,没有人知道。
前来送消息的阮浪,将所有事情都看在眼中,却并没有直接就说什么。
在等待将近半个时辰后,阮浪总算是给出来一个期限。
“陛下要求诸位能在日落之前,商议出来一个初步的计划,后续可以进行完善。但是,总归是不能什么都没有。”
说完之后,阮浪根本就没有多加理会,完全不顾及那些露出苦瓜脸的内阁大臣,直接就匆忙离开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