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果蔬小说网 > 红歌的力量 > 第8章 《春天的故事》
 
——歌唱改革开放总设计师

每当一首歌响起,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怀念起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。这首歌就是《春天的故事》。32年前,一座代表中国速度、反映中国新貌的现代城市在南疆深圳拔地而起。用歌声记录整个中国巨大变化的《春天的故事》,最真实、最准确地代表了亿万国人对伟人邓小平丰功伟绩的讴歌与崇敬。

(一)

1979年,中国南方的一个小渔村,一夜之间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,这一年的春天,邓小平同志决定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。从此,深圳以它奇迹般的崛起,为世人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。

1984年春天,邓小平同志亲临深圳,为这座飞速发展的城市题词:“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证明,我们建立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。”

1992年春天,邓小平同志再次亲临深圳,发表了划时代的“南方谈话”。

可以说,没有邓小平的战略性决策,就没有深圳的今天,也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。深圳的故事感动着许许多多的中国人。1992年冬季的一个夜晚,在广东深圳,有两个人夜深未眠。他们是著名词作家蒋开儒和曲作家王佑贵。作为深圳的文艺工作者,如何创作出记录深圳翻天覆地变化的艺术作品来呢?他们浮想联翩……

一个闪光点,一个创作基点,在两位艺术家心头迸发——春天,春天!这3次历史性的时刻都适值春天。“就写春天的故事!”两人异口同声地喊出来。就这样,他们以“春天”为基调,写出了讴歌小平同志丰功伟绩的歌曲《春天的故事》。

于是两位投身深圳特区建设的词曲作家,在生命的感悟中创作了歌曲《春天的故事》,用歌声记录了改革开放给深圳特区乃至整个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,唱出了人民对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真诚的拥戴。

1993年1月7日,《深圳特区报》发表了《春天的故事》的歌词。1994年5月,这首歌又参加了广东团省委和青联举办的歌曲大赛。遗憾的是,由于内容仅仅局限于深圳,显得有些单薄、气势不足,歌曲在这次大赛初赛中落选了。

广东省青联委员、深圳东深供水工程管理局副局长叶旭全的出现,为《春天的故事》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。叶旭全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,与蒋开儒、王佑贵早就相识。他建议词曲作者选择更高的起点,不要局限于深圳,更能唱出整个中华民族的腾飞。

蒋开儒、王佑贵觉得很有道理,便与叶旭全共同琢磨、推敲,对词曲做了适当的修改。例如,把歌词中的“深圳”都改为“中国”;把“你展开了青云直上的翅膀,飞进了万紫千红的春天”改为“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,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”等。

叶旭全按大赛中“省青联委员可直接推荐歌曲”的规定,将修改后的《春天的故事》亲自送往评委会。评选时,评委们一致认为,这首歌题材重大,气势磅礴,旋律优美,荡气回肠,比原作有飞跃式提高。结果,《春天的故事》毫无争议地获得金奖。

从此,《春天的故事》一路走红。在多次国家级的重大文艺演出中,都被列为主打歌曲隆重推出,并成为大型文献纪录片《邓小平》的主题曲。

◎ 词曲作者简介

词作者:蒋开儒(1935~ ),广西桂林人。1951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21兵团军政干校,并开始创作军旅作品;1958年到北大荒。从1979年起,先后任黑龙江省穆棱县文化馆馆长、文化局副局长、文联主席、政协副主席等职。歌词代表作品有《喊一声北大荒》、《春天的故事》、《走进新时代》、《金光一缕》等。

曲作者:王佑贵,1949年出生,湖南省郴州宜章县人,1988年进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造,后调入中国歌舞团任创作编辑中心主任。代表作有《多情东江水》、《想家的时候》、《春天的故事》、《我属于你》、《大三峡》、《长大后我就成了你》。

《春天的故事》

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,

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

画了一个圈,

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,

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,

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,

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。

啊,中国,啊,中国

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,

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,

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。

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,

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

发表诗篇,

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,

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,

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,

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。

啊,中国,啊,中国

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,

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,

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。

(二)

《春天的故事》一开始就是“1979年,那是一个春天,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”。立意非常好,富于民间歌谣的格调,平实的叙述对应的是惊天动地的现实,是歌词中最精彩的一句。而结尾“啊,中国,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”是开始一句的对应结果,不可缺少。作曲者准确地把握了歌词的核心,将高潮安排在这两处,因而歌曲有了较强的感染力。

《春天的故事》是民族风格,根本的是其对民族音乐语言的运用。动听的旋律似曾相识,给人的感觉是本来就存在于自己心中,但你却说不出它取自何处。《春天的故事》作为一首民族风格的歌曲,是民族徵调式与西洋自然调式的混合调性。按功能终止来看,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……座座金山。为第一部分。之后为第二部分。并且两部分之间的情绪转折明显,也支持这样划分。

第一部分:短小的歌曲中,音乐高潮多安排在第三句“转”中,到第四句的“合”就形成了明确的终止;但《春天的故事》前四句却不是这样的结构。“1979年,那是一个春天,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”。明显地,第二句不仅承接第一句,而且产生了“转”。“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,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”。再现的结构是对前两句的补充说明,并通过和声功能实现了“合”。高潮安排在第二句,前高后低,情感表现力度不够,必然要求后面的旋律在情感上要发力,这便是音乐结构布局上的行进动力,结构长一点的歌曲多这样安排。

第二部分:“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,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。”此两句为变化重复关系,音乐节奏拉开,变得舒展,音乐意境由小到大,是对第一部分的“转”,在情感表达上是对第一部分后两句的递进。这里适度地安排了一个小高潮“大江两岸”,既是对第一部分三、四句低潮的一个交代,也避免了“抑”的过度。

(三)

《春天的故事》面世后,得到社会各界的赞扬和好评:在校园、在军营、在企业,不少人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对《春天的故事》的喜爱以及对小平同志的崇敬之情。

《春天的故事》的首唱者是著名青年歌唱家董文华。董文华出生于1962年6月,是总政歌舞团一级演员,全国政协委员。她演唱的《十五的月亮》、《血染的风采》、《望星空》、《长城长》、《春天的故事》等歌曲风靡全国,她的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技巧相结合,音质纯净,音色甜美,声情并茂,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。

1994年10月,《春天的故事》音乐电视片(MTV)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一炮而红;12月,又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届音乐电视大赛中荣获金奖。一时间,《春天的故事》在大江南北到处传唱,红遍中国。后来,这首歌被选入大型文献纪录片《邓小平》,获得了1995年中宣部“五个一工程奖”、1996年中国音乐最高奖“金钟奖”,以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音乐奖等奖项,成为获得国家奖项最多的“金曲”。

《春天的故事》吹响了当时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号角,奏出了亿万国人渴望改革开放的迫切心声,是中国改革开放在音乐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缩影。这首歌曲传遍了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,成为真正代表中国人心声和记录一个时代风采的歌曲。

壮歌:红色记忆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